许汶
闲暇时,我喜欢篆刻自娱。不是因为搞书画作品,可以让它们在“启首”、“押角”的位置上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。书架藏书的扉页上,铃盖着大小、形状不一的印章。她们是我的良师益友。 有一方“学,然后知不足”,是临摹晚清著名篆刻大师吴让之的。印章的原物,现收藏在西冷印社的印学博物馆。印文的内容浅显直白,一目了然,大师严谨的治学风格,却令人肃然起敬,获益匪浅。 “三人行,必有吾师”,原话出自孔子的《论语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每当我翻开书本,那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,作者都会作出由浅而深的法律剖析。各派的学说和观点,在这里进行着汇聚碰撞:大陆法系、英美法系……东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历史演变和互相影响,乃至当代学者们学术讨论的不同观点,都在你眼前一一呈现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,你可以尽情地和古往今来的同行和老师们一起呼吸、思索,面对面地从相隔遥远的他们身上,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。 我还喜欢一枚“十年磨一剑”的无形章。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五言绝句《剑客》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示君,谁有不平事?”廖廖二十字,将一位磨刀霍霍,急欲一试身手,替天下人行侠仗义的剑客的形象跃然纸上。 我想,从十年的艰忍,磨砺着手中的一柄宝剑,律师的职业也和剑客一样,需要能量的厚积薄发。但是,仅凭十年寒窗的潜心苦读,你会够用吗?生活中千人百面,社会矛盾瞬息万变,要使当事人愁眉舒展、茅塞顿开,还需要你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干练精明的办事效率,然后才能面对一团乱麻从容挥刀,剑指对手而一剑封喉。难怪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里说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应该就是这个道理。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,苦难是对人最好的磨炼。我想起一句哲人的话,说不清是谁说的了,“苦难,对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,对强者来说是营养和动力。”我们不是也在歌中唱道:“不经风雨,哪见彩虹?”比起成功,挫折和教训更能使人成长壮大。 我更喜欢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对联: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,壁立千仞无欲则刚。”一身正气的他,为了禁烟,被清朝政府流放新疆,客死他乡。他留给后人的,是如同大海般包容江河溪流的宽广胸怀,还有象悬崖峭壁那样傲崖挺立、无私无畏的铮铮铁骨。 在“五联”这艘大船上扬帆航行,我仿佛恍悟,为什么同仁们也都钟爱“海纳百川”的句子。我们是为一个目标,不经意却又必然地汇聚到了一起。同行的路还长,我愿永远以“有容乃大”和“无欲则刚”而自勉。 |